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2010/09/16 17:50:39

 

    【学校名称】:乌普萨拉大学

 

  【英文名称】:Uppsala University

 

  【所属地区】:瑞典 乌普萨拉

 

  【通讯地址】:S-75105 Uppsala, Sweden

 

  【学校类别】:公立大学

 

  【校    训】:Gratiae veritas naturae (拉丁语)

 

                 Truth through God's mercy and nature(英语)

 

  【学校简介】:

 

  乌普萨拉大学(以下简称乌大)同瑞典其它35所高等学校一样,是一所公立大学,它位于瑞典东部乌普萨拉省省会乌普萨拉市,该市不仅是瑞典的工业、军事中心和铁路枢纽,而且是瑞典的文化、教育和宗教中心。

 

  乌大建于1477年,是瑞典及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早的大学。在5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乌大经历了多次改革,发展至今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乌大的创始人是雅各布.乌尔夫松(Jacob Ulvsson)。

 

  学校现有7个学院,150个系,每年开设约40种初级学位课程及1,100多门专业课程,有学生约2万名,其中有3,000名研究生。学校有教职工近5,000名,每年都有10名左右的新教授加入乌大,学校每年的博士毕业生有200多名。

 

  在乌大的漫长历史中,曾有不少科学家在医学上作出了杰出贡献。17世纪下半叶在乌大任教的奥洛夫.鲁德贝克(Olof Rudbeck)是一位杰出的医学教授,他首先发现了淋巴管,这被誉为“瑞典对科学史所作出的第一次独立贡献”。乌大的医学博士毕业生伊瓦尔.桑兹托姆在19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第一个发现了甲状旁腺。1926年成为乌大耳鼻喉科教授的罗伯特.巴拉尼在研究人的内耳与小脑的功能以及人的平衡以及平衡觉失常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1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887年至1919年间任乌大斯堪的纳维亚语教授的阿道夫.诺林是一位语言方面的开拓者,是开展瑞典方言研究的先驱之一。他对瑞典语的拼写方法作了重大改革,他的《我们的语言》一书迄今仍是瑞典语结构方面的经典著作。

 

  乌大与国外许多大学,包括东欧和第三世界的大学签订了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的交流计划,最早是1967年开始的波兰雅各龙大学,其后在布拉格的查尔斯大学,希腊的帕特拉斯大学及中国的北京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等。自1987年起,乌大每年接受10名左右的中国公派留学生和进修生。

 

  学校现有7个学院,150个系,每年开设约40种初级学位课程及1,100多门专业课程,乌普萨拉大学共有35000名学生,其中有3,000名研究生。学校有教职工近5,000名,每年都有10名左右的新教授加入乌大,学校每年的博士毕业生有200多名。乌普萨拉大学的法学院与乌普萨拉大学同一时间成立,法学院目前本科生有1500名,研究生有80名,20名教授,45名全职老师,140多名工作人员。

 

 

  【学校的创立】:

 

  乌普萨拉大学的创始人是雅各布·乌尔夫松(Jacob Ulvsson)。学校建于1477年,是瑞典及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早的大学。在5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乌大经历了多次改革,发展至今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之一。素有“瑞典的剑桥大学”“美苏核竞赛见证人”等称号,是瑞典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北欧国家的第一所大学。

 

  

    【学校人才】:

 

  著名的神学家内森·索得勃洛姆1901年-1914年间在乌大神学院任百科神学和神学先知的教授,1912年-1914年他同时任莱比锡大学宗教史教授。1914年至1931年担任瑞典大主教。索得勃洛姆教授一生致力于使世界上不同流派的宗教相互了解,相互靠拢,成就之一就是1925年由他发起举办的斯德哥尔摩“全球会议”。1930年在他任乌普萨拉大学副校长时,由于他为和平共存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而获该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奥洛夫·鲁德贝克(Olof Rudbeck)是一位杰出的医学教授,他首先发现了淋巴管,这被誉为“瑞典对科学史所作出的第一次独立贡献”。

 

  医学博士毕业生伊瓦尔·桑兹托姆在19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第一个发现了甲状旁腺

 

  1926年成为乌大耳鼻喉科教授的罗伯特·巴拉尼在研究人的内耳与小脑的功能以及人的平衡以及平衡觉失常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1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887年至1919年间任乌大斯堪的纳维亚语教授的阿道夫·诺林是一位语言方面的开拓者,是开展瑞典方言研究的先驱之一。他对瑞典语的拼写方法作了重大改革,他的《我们的语言》一书迄今仍是瑞典语结构方面的经典著作。

 

  物理学家曼·西格班,一位卓越的物理学家,因其为发展X射线光谱学作出的重要贡献而获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凯·西格班,曼·西格班之子,著名物理学家,由于其在光谱学上,尤其是在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光谱分析上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而与美国的N·布卢姆伯根和A·L·肖洛共获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安德斯·摄尔西乌斯,著名天文学家,1730年至1944年任乌大天文学教授,也是乌大天文台的创建人。他发明了有两个固定点(水的沸点和冰点)的100摄氏度计温尺,是世界大多数地区通用的摄氏温度计的前身。1733年他发表了与人在1716-1732年对北极光进行了16次观察的记录汇编。他主张在拉普兰对子午圈的弧形进行测量,为此于1736年组成考察队。这次考察证实了牛顿关于地球在两极方向上略呈扁平的学说。

 

  著名瑞典化学家西·斯韦德贝里1912年至1949年间任乌大物理化学教授,他在研究胶体化学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1923年他发明了确定大分子大小及形状的超离心机,并获1926年诺贝尔化学奖

 

  著名化学家阿恩·蒂赛留斯于1936年至1968年间任乌大生物化学教授,任职期间他发明了一种对重要生化物质特别是蛋白质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新方法枣电泳法和色谱法,他的电泳技术目前已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1948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被誉为植物学天才、瑞典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瑞典的“自然史之父”、“鲜花国王”的卡尔·林奈,是乌大医学院的毕业生,1930年他在乌大植物园任教,后赴荷兰英国深造,1941年起任乌大医学及植物学教授,并任乌大植物园主任。他首创了为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最早阐日月动植物种、属定义的原则,最早建立了自然体系,并在生物学、植物地理学和生态方面进行了大量重要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还对医生及兽医培训工作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改革,他的手稿、收集的动植物标本至今仍保存于伦敦柏林顿大学的林奈学会。

 

  

    【国际交流】:

 

  乌普萨拉大学与国外许多大学,包括东欧和第三世界的大学签订了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的交流计划,最早是1967年开始的波兰雅各龙大学,其后在布拉格的查尔斯大学,希腊的帕特拉斯大学及中国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等。自1987年起,乌大每年接受10名左右的中国公派留学生和进修生。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万极咨询   津ICP备09005028号

电话:022-23250700/83280700/83280698   E-mail:tianjinliuxue@126.com    QQ:306653098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图书大厦1708A室 300203

Powered by www.relyfx.com. Style Name:剑桥雅思. Run Time: